耳朵里长小疙瘩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药物涂抹、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解决。常见原因包括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瘢痕增生、良性肿瘤等。
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手抓挠,防止继发感染。适用于早期无明显红肿的皮脂腺堵塞。
合并感染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药物需覆盖整个疙瘩表面,使用前应清洁局部皮肤。
针对反复发作的疖肿或小型瘢痕疙瘩,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消除。治疗后可配合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愈合,需分次进行治疗。
直径超过5毫米的囊肿或肿瘤需行门诊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创口7-10天拆线,期间避免耳道进水。
日常应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出现疼痛流脓等感染症状需及时就诊。耳部肿物增大或影响听力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