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多数情况下不严重,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并发听力损伤。病情严重程度与感染类型、病程长短、是否及时干预等因素有关。
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耳痛、低热,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治疗,家长需观察体温变化。
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相关,常见耳闷、听力下降,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家长需帮助患儿进行捏鼻鼓气训练。
鼓膜穿孔伴脓性分泌物,需耳道冲洗联合口服头孢克洛,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家长需每日清洁外耳道分泌物。
反复发作可能引发鼓膜永久穿孔或胆脂瘤,需耳内镜评估,建议家长避免让患儿卧位喝奶,哺乳后保持竖立姿势。
日常注意避免二手烟暴露,感冒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若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