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可通过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检查、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等方式诊断。听力损伤通常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物、水杨酸盐类药物等引起。
通过不同频率声音刺激评估听力阈值,明确耳聋程度。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导致高频听力下降,需停药并配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检测中耳功能状态,鉴别传导性与感音神经性耳聋。呋塞米等利尿剂可能引发内耳淋巴液电解质紊乱,需立即停用耳毒性药物。
评估耳蜗外毛细胞功能,早期发现药物性耳蜗损伤。顺铂等抗肿瘤药物易损伤毛细胞,可配合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
客观检测听觉通路神经功能,判断耳聋定位。长期大剂量水杨酸盐可能影响听觉神经,需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用量。
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时应立即停药,避免接触噪音,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有助于听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