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镁的标准通常以血清镁浓度低于0.75mmol/L为界限,常见症状包括肌肉痉挛、疲劳、心律失常等。镁缺乏可能与饮食摄入不足、胃肠吸收障碍、肾脏排泄过多等因素有关。
血清镁浓度低于0.75mmol/L可诊断为低镁血症。实验室检测需结合离子镁或红细胞内镁水平综合评估,尤其对慢性缺镁者更为准确。检测前应避免使用含镁药物或补充剂,以免干扰结果。
缺镁早期常表现为腓肠肌痉挛、眼睑抽搐等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震颤。这与镁离子参与调节钙通道和神经肌肉传导有关,补镁后症状多能缓解。
中度缺镁可能导致心悸、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镁缺乏会干扰心肌细胞钾离子转运,延长QT间期。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需静脉补镁急救。
长期缺镁可能引发焦虑、失眠、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镁离子参与调节NMDA受体活性,缺乏时易出现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部分患者伴随手指麻木或刺痛感。
镁缺乏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同时可能诱发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因镁是Na-K-ATP酶和甲状旁腺素功能必需的辅助因子。
日常可通过食用绿叶蔬菜、坚果、全谷物等富镁食物预防缺乏,烹饪时避免过度加工。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就医检测,严重缺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门冬氨酸镁片、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同时排查糖尿病、慢性腹泻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