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时需注意控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不与药物同服、警惕酒精过敏及特殊人群禁忌。
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或高度白酒50毫升。过量饮酒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甚至呼吸抑制。长期酗酒可能引发酒精性肝病、胰腺炎等慢性疾病。建议饮酒时缓慢饮用,每小时不超过一杯,并穿插饮用非酒精饮料。
胃内无食物时酒精吸收速度加快,易造成血液酒精浓度骤升。饮酒前应先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脂肪的食物,如牛奶、坚果或肉类,这些食物能延缓胃排空速度。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面包、米饭也能帮助减缓酒精吸收,但需注意避免高盐零食加重肾脏负担。
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心悸、头痛甚至休克。镇静类药物如艾司唑仑片、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胶囊与酒精协同作用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时饮酒可能增加肝毒性,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天内均应禁酒。
部分人群对酒精或酒类中的组胺、亚硫酸盐等成分过敏,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喉头水肿等症状。过敏体质者首次饮酒应小量测试,红酒和啤酒更易引发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需立即停饮,严重时可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必要时需就医注射肾上腺素。
孕妇饮酒可能导致胎儿酒精谱系障碍,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肝病患者饮酒会加速肝硬化进程,胃溃疡患者饮酒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糖尿病患者饮酒易引发低血糖,痛风患者饮酒会加重尿酸结晶沉积。服用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片期间饮酒可能降低药效诱发发作。
饮酒后应保持充足睡眠促进酒精代谢,避免立即洗澡或剧烈运动。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果蔬汁补充维生素B族和电解质,但浓茶和咖啡不能解酒反而加重脱水。如出现持续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醉酒症状,需侧卧防止误吸并立即送医。长期饮酒者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等检查,必要时寻求专业戒酒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