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具有理气止痛、化痰止咳、温中散寒等功效,主要用于缓解脘腹冷痛、痰饮喘咳、肠风血痢等症状。桂花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多糖等活性成分,其功效主要体现在改善消化功能、舒缓呼吸道不适、调节情绪等方面。
桂花挥发油中的芳樟醇等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脘胀痛或寒凝气滞引起的腹部隐痛。对于饮食积滞或受凉导致的消化不良,可用桂花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脾胃虚寒者可与红糖配伍增强温中效果,但胃火炽热者慎用。
桂花中的齐墩果酸等三萜类物质具有祛痰作用,对风寒咳嗽或慢性支气管炎出现的白黏痰有稀释效果。常与杏仁、陈皮配伍使用,如桂花杏仁茶。但肺燥干咳或痰中带血时不宜单独使用,需配伍滋阴润肺药材。
桂花性温,能改善虚寒体质者的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冬季可用桂花5克、生姜3片、红枣3枚煮水饮用。阴虚内热者可能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应减少用量或搭配菊花等凉性药材平衡药性。
桂花香气中的紫罗兰酮等成分可通过嗅觉刺激影响边缘系统,缓解焦虑情绪。可将干桂花制成香囊放置枕边,或使用桂花精油扩香。抑郁症患者需配合专业心理治疗,不可依赖单一芳香疗法。
桂花多糖和槲皮素等成分能清除自由基,其提取物在实验中显示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日常可用桂花1-2克与绿茶同泡,但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轻微腹泻,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干花。
使用桂花时需注意体质辨证,湿热体质或孕妇应咨询中医师。新鲜桂花可能含有虫卵,建议沸水烫洗后使用。长期服用需间隔1-2周,避免温燥伤阴。搭配玫瑰花可增强理气效果,与金银花同用能中和温性,储存时应密封防潮以保留挥发油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