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受潮后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等致癌物质,主要与储存环境湿度高、温度适宜、通风不良、霉变未及时发现等因素有关。
黄曲霉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强致癌物,可能诱发肝癌。建议定期检查粮食储存情况,发现霉变立即丢弃。
赭曲霉毒素由赭曲霉菌代谢产生,具有肾毒性及致癌性。保持储存容器干燥密封可有效预防。
伏马菌素主要由串珠镰刀菌产生,与食道癌发生相关。受潮玉米出现粉色或白色菌丝时应停止食用。
玉米赤霉烯酮是镰刀菌产生的霉菌毒素,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建议将玉米储存在阴凉干燥处,湿度控制在14%以下。
日常储存粮食应选择透气防潮容器,避免堆放过厚,定期晾晒可有效降低霉变风险。发现霉变食物须整体丢弃,不可切除霉变部分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