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煮不熟可能存在细菌污染风险,常见致病菌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未彻底加热的海鲜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细菌毒素,导致胃肠炎、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海鲜中天然存在的细菌在高温下可被灭活,但若加热不充分,副溶血性弧菌等嗜盐菌可能存活。这类细菌在贝类、虾蟹中较常见,摄入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潜伏期通常为4-30小时。沙门氏菌污染多见于鱼类和软体动物,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部分深海鱼类还可能携带异尖线虫等寄生虫幼虫,需100℃持续加热至少1分钟才能杀灭。此外,某些藻类毒素如雪卡毒素耐高温,即使煮熟也无法分解,这类毒素可通过食物链在鱼类体内蓄积。
处理海鲜时应确保中心温度达到90℃以上并维持15秒,贝类需煮至壳完全张开后再继续加热3-5分钟。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处理前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生腌、醉制等未充分加热的海鲜制品。若食用后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