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多种健康问题,同时增加周围人群的二手烟暴露风险。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和有害气体会直接损伤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长期吸烟可能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吸烟者发生肺结核的概率显著增高,且治疗效果较差。
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管收缩,一氧化碳则降低血液携氧能力。这两种物质协同作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吸烟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外周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多见于长期吸烟人群。
烟草含有的苯并芘、亚硝胺等是明确致癌物。吸烟与肺癌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15-30倍。此外,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也会显著上升。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致癌风险越高。
男性吸烟可能引起精子质量下降、勃起功能障碍。孕妇吸烟会增加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风险。哺乳期吸烟会使尼古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可能造成婴儿烦躁不安、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吸烟会加速皮肤老化,导致牙齿发黄、口腔异味。长期吸烟可能诱发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吸烟还会降低免疫功能,使伤口愈合速度减慢。吸烟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通常高于非吸烟者,住院时间往往更长。
戒烟可显著降低各类疾病风险,戒烟后心血管疾病风险在1年内可下降50%。建议吸烟者通过心理咨询、尼古丁替代疗法等方式科学戒烟。日常应避免接触吸烟环境,定期进行肺部CT、肺功能等检查。保持规律运动和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帮助修复氧化损伤。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