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大蒜中的大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效果,有助于缓解轻度炎症反应。
大蒜素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促炎介质生成。实验显示其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对口腔炎、咽喉炎等浅表炎症有缓解作用。建议将新鲜大蒜捣碎后静置10分钟释放活性成分。
大蒜含有的二烯丙基二硫等有机硫化合物,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民间常用大蒜水漱口辅助治疗牙龈炎,但需注意浓度过高可能刺激口腔黏膜。
大蒜中的硒元素和含硫氨基酸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发的组织损伤。对于慢性胃炎等与氧化损伤相关的炎症,适量食用大蒜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胃肠敏感者应避免空腹食用生蒜。
大蒜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间接控制炎症发展。在流感季节适量食用,可能帮助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概率。
大蒜不能替代正规抗炎药物治疗。对于皮肤破损、深部组织感染或伴随发热的严重炎症,应及时就医。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者需控制摄入量,手术前两周应避免大量食用。
日常可通过凉拌菜、蒜泥佐餐等方式适量摄入,每日生蒜建议不超过3瓣。出现伤口感染、持续发热或特定部位红肿热痛时,应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规范抗感染药物,并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感染程度。特殊体质者食用后出现皮疹、腹泻等反应需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