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多了对肝脏有害,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炎甚至肝硬化。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由肝脏代谢,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乙醇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分解为乙酸,乙醛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短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细胞水肿、坏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长期饮酒会干扰肝脏脂肪代谢,脂肪堆积形成脂肪肝。持续饮酒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最终形成不可逆的肝硬化。
酒精性肝损伤存在个体差异,与遗传因素、饮酒量、饮酒年限有关。部分人群因基因缺陷导致乙醛代谢缓慢,更易出现肝损伤。女性对酒精敏感性高于男性,同等饮酒量下肝损伤风险更高。空腹饮酒、高脂饮食、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会加速肝损伤进程。某些药物与酒精协同作用可能加重肝毒性。
建议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避免空腹饮酒,饮酒时多喝水促进酒精排泄。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已确诊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