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腹泻的人应避免食用高脂食物、生冷食物、辛辣刺激食物、高纤维食物及乳糖含量高的食物。腹泻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感染、食物不耐受等因素有关,调整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含大量脂肪,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加重腹泻症状。脂肪消化需要胆汁和胰酶参与,腹泻时消化功能减弱,未充分消化的脂肪可能诱发渗透性腹泻。烹饪方式建议改为蒸煮,避免煎炸。
冰镇饮品、生鱼片、凉拌菜等低温食物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血管收缩影响消化液分泌。生食还可能携带致病菌,增加感染性腹泻风险。建议食物加热至60℃以上,水果可温水浸泡后食用。
辣椒、花椒、芥末等含辣椒素和挥发性物质,会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加速肠蠕动并增加肠液分泌。咖喱、火锅底料等重口味调料同样可能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急性腹泻期应选择清淡的白粥、软面条等。
芹菜、竹笋、糙米等粗纤维食物需要充分咀嚼和长时间消化,腹泻时肠道无法有效处理这些残渣。不溶性膳食纤维会机械性摩擦肠壁,加重黏膜充血水肿。可暂时用冬瓜、胡萝卜等低纤维蔬菜替代。
鲜奶、冰淇淋等含乳糖的乳制品,在乳糖酶缺乏者体内无法分解,未被吸收的乳糖在结肠发酵产生气体和有机酸,引发渗透性腹泻。可选择无乳糖奶粉或发酵酸奶,其中部分乳糖已被分解。
腹泻期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预防脱水。可食用蒸苹果、山药粥等具有收敛作用的食物。症状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发热、血便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恢复期逐步添加易消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