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患者饮食需注意低脂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补充、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合理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每日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高脂食物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建议用蒸煮代替油炸。合并肝性脑病时需限制蛋白摄入,可选用支链氨基酸配方营养粉。
选择全谷物、薯类等低升糖指数主食,每日占总热量50%-60%。过量精制糖可能诱发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可搭配燕麦粥、杂粮饭等慢消化主食。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可通过深色蔬菜、坚果、乳制品获取。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E胶丸等补充剂。
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腹水患者需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可使用柠檬汁、香草替代调味。合并门脉高压者应监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
禁酒及含酒精饮料,辛辣调料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霉变食物含黄曲霉毒素需严格杜绝。急性发作期宜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
慢性肝炎患者应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分4-6餐少量多餐。烹饪方式以炖、煮、烩为主,避免烧烤、生食。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需将食物处理为糊状。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等指标,出现食欲骤降或腹胀加重应及时就医。可配合中医食疗如茵陈蒿粥、茯苓山药羹等药膳调理,但需避免自行服用何首乌等具有肝毒性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