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过快确实可能导致肥胖。进食速度过快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过多、消化功能紊乱,同时干扰饱腹感信号传递。
进食速度过快时,食物未被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唾液分泌减少影响淀粉类食物的初步分解,胃酸分泌节奏被打乱可能导致胃胀、反酸等不适。大脑接收饱腹信号需要15-20分钟,快速进食者往往在感到饱足前已摄入过量食物。长期保持这种饮食习惯会使多余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特别是腹部脂肪沉积风险显著增加。研究显示习惯性快速进食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是慢食者的数倍。
部分人群因工作节奏紧张形成快速进食习惯,儿童时期未建立良好咀嚼习惯者更易出现该问题。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时,进食速度可能伴随食欲亢进同步加快。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食欲亢进也会导致进食速度失控。这类病理因素需要结合原发病治疗才能有效改善进食行为。
培养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有助于控制体重,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用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上。选择需要充分咀嚼的膳食纤维丰富食物,如西蓝花、芹菜等。避免边进食边处理工作或观看视频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如伴随心慌、多汗等症状应及时排查甲状腺疾病。建立规律的进餐节奏比单纯控制进食速度更能有效预防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