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述,指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显著下降导致的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该病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引发跌倒或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诱因,多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帕金森病患者。这类患者因神经调节异常,站立时血管无法有效收缩维持血压。伴随症状包括出汗异常、排尿困难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帕金森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巴丝肼片调节神经功能。血容量不足常见于脱水或出血,表现为口渴、皮肤干燥,需及时补液,重度失血者需输血治疗。部分降压药如盐酸特拉唑嗪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可能诱发症状,调整用药方案后可缓解。少数情况下与肾上腺功能减退有关,需检测皮质醇水平,必要时补充氢化可的松片。
日常需避免快速起身,站立前先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回流。增加水和盐分摄入有助于扩充血容量,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睡眠时抬高床头10-15厘米可减少晨起症状。穿弹力袜或使用腹带能改善下肢血液淤积。若反复出现晕厥或伴随胸痛、言语障碍,须立即排查心脑血管事件。建议定期监测卧立位血压变化,记录发作诱因及持续时间,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