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症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系统治疗获得显著改善,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治疗效果主要与疾病认知重建、药物干预、心理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对躯体症状的错误解读,需配合心理医生完成12-20次标准化治疗,重点在于建立对健康信号的合理评估体系。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可调节神经递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用于急性焦虑发作,需持续用药6个月以上预防复发。
定期进行森田疗法或正念训练,维持每周2-3次的心理日记记录,治疗中断会导致症状反复,完整疗程通常需要1-2年。
家庭成员需参与联合治疗避免过度关注患者躯体症状,建立非疾病话题的沟通模式,社区康复小组可提供持续的病友互助。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过度查阅医学资料,每季度复诊评估时可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疑病症专项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