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易感人群主要有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长期吸烟者。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不同人群因生理特点或基础疾病导致防御能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结构较狭窄,清除病原体能力较弱。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易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引发肺炎。建议家长注意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时接种肺炎疫苗。
老年人肺功能退化,咳嗽反射减弱,且常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链球菌、流感病毒及革兰阴性菌感染风险高。需保持口腔卫生,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出现气促等症状及时就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气道屏障受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心功能不全者易发生肺淤血。这类人群感染后易进展为重症,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避免受凉和人群聚集。
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后、器官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其T细胞功能受损,易感染卡氏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等机会性病原体。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烟草损伤呼吸道纤毛运动,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增加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定植风险。戒烟可显著改善呼吸道防御能力,吸烟者出现持续咳嗽、黄痰应警惕肺炎可能。
预防肺炎需根据高危因素针对性干预。所有人群均应保持手卫生,避免接触呼吸道分泌物。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冬季注意保暖。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每年接种流感疫苗,5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居室定期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40%-60%,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超过3天,或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