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大小的痘痘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口服药物、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痘痘可能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等症状。
每日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皂基类清洁剂。水温控制在30-35摄氏度,清洁后及时擦干水分。油性皮肤人群可每日清洁2-3次,干性皮肤每日1-2次为宜。清洁后可使用含有神经酰胺的保湿乳液维持皮肤屏障功能。
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阿达帕林凝胶能调节毛囊角化过程,减少粉刺形成。过氧苯甲酰凝胶具有氧化杀菌作用,适用于红肿型痘痘。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涂药物后避免阳光直射。三种药物可交替使用以降低耐药性。
医院皮肤科可采用红蓝光治疗仪照射,蓝光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红光可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顽固性痘痘,医生可能建议进行针清治疗,使用消毒器械排出脓液。治疗后需保持创面干燥,48小时内避免使用化妆品。物理治疗需间隔3-5天重复进行。
多西环素片作为四环素类抗生素,能有效控制中重度炎症性痘痘。异维A酸软胶囊适用于结节囊肿型痤疮,可抑制皮脂腺分泌。螺内酯片能对抗雄激素引起的皮脂溢出。口服药物需配合肝功能监测,育龄期女性用药期间须严格避孕。疗程通常持续6-8周。
点阵激光通过刺激胶原重塑改善痘坑和色素沉着,适合痘痘消退后的修复阶段。强脉冲光能选择性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减少痘痘复发。治疗前需停用维A酸类药物7天,术后需加强防晒护理。激光治疗间隔4-6周进行,一般需要3-5次疗程。
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摄入。避免用手挤压痘痘,防止感染扩散。外出时使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紫外线会加重炎症后色素沉着。若痘痘持续加重或形成囊肿,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