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种类主要有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蚊虫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叮咬感染者后可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群。
埃及伊蚊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蚊种,体色深黑带有银白色斑纹,偏好栖息于室内或人居附近积水容器中,白天活动频繁。其分布范围包括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区,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省份亦有发现。该蚊种不仅传播寨卡病毒,还可传播登革热、黄热病等疾病。白纹伊蚊体表具有显著白色纵纹,适应力强且分布更广,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存在。该蚊种孳生于小型积水环境,如轮胎、花盆托盘等,活动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主。除寨卡病毒外,白纹伊蚊也能传播基孔肯雅热等病原体。两种蚊虫的防控需重点清除孳生地,使用纱窗蚊帐等物理屏障,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化学灭蚊。
预防寨卡病毒感染需采取综合防蚊措施,前往疫区时应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蚊剂。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应避免前往流行地区,居住环境需定期清理积水容器,社区应开展统一灭蚊行动。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