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常见方法有21天周期法、24+4天周期法等。短效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实现避孕,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药效稳定性。
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1片,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停药期间会出现撤退性出血。第8天开始下一周期服药,即使出血未完全停止也需按时用药。漏服需在12小时内补服,超过12小时可能降低避孕效果。常见药物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适用于月经规律女性。
连续服用24天活性药片后改服4天无活性安慰剂,期间出现突破性出血概率较低。需严格按包装箭头顺序服药,避免混淆药片类型。该方案可减少激素波动相关头痛、乳房胀痛等不适,药物如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等。服药初期可能出现恶心症状,建议晚餐后服用以减轻反应。
非经期任意时间开始服药,前7天需配合屏障避孕。适用于流产后或哺乳期女性,但可能增加不规则出血风险。需使用含30-35μg雌激素的复方制剂如炔雌醇屈螺酮片,避免低剂量药物抑制排卵不完全。服药期间出现持续腹痛或视觉异常应立即就医。
连续服用3-6个月活性药片可人为闭经,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使用含左炔诺孕酮的制剂如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每3个月评估肝功能。长期连续用药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吸烟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漏服1片且在12小时内发现应立即补服,超过12小时需连续2天服用2片。漏服2片以上需弃用本周期药物,改用其他避孕措施并咨询医生。呕吐或腹泻后4小时内需补服,使用抗生素期间建议全程配合避孕套。
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避免与圣约翰草、抗癫痫药等影响药效的联用。建议每年进行乳腺和宫颈检查,40岁以上女性需评估血栓风险。突发剧烈头痛、胸痛或下肢肿胀需立即停药。保持服药时间误差不超过3小时,旅行跨时区时可设置闹钟提醒。储存时避免高温潮湿环境,过期药物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