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每天的尿量非常重要,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尿量变化可能反映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需密切监测。
尿毒症患者早期可能仍保留部分排尿功能,每日尿量接近正常范围,此时尿液可能含有较多蛋白或红细胞,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但尚未完全丧失。随着病情进展,尿量逐渐减少至每日400毫升以下,属于少尿状态,表明肾脏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的能力显著下降,体内毒素蓄积风险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无尿,即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通常伴随严重水肿、电解质紊乱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需立即医疗干预。尿量异常波动还可能与水分摄入、药物使用或并发感染等因素相关,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尿毒症患者应每日记录尿量及颜色变化,控制水分摄入量与尿量保持平衡,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限制高钾、高磷食物摄入,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补充营养。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严格遵医嘱进行透析治疗或用药,出现尿量骤减、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紧急就医。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适当进行低强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