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湿热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或血尿,可能由下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炎、糖尿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细菌感染是膀胱湿热的常见原因,多表现为排尿灼热感、下腹坠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
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可能导致血尿和阵发性疼痛。可选用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饮食。
中青年男性患者可能出现会阴部胀痛伴排尿困难。建议使用坦索罗辛、塞来昔布配合温水坐浴,避免久坐和酒精刺激。
长期高血糖易继发神经源性膀胱,表现为排尿不尽感。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甲钴胺改善神经功能,必要时进行间歇导尿。
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发热或肉眼血尿应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