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不一定会变成尿毒症,但存在一定概率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炎的进展速度与病理类型、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慢性肾炎患者若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多数可长期稳定肾功能。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措施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有助于评估疾病状态。部分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维持数十年肾功能稳定,尤其IgA肾病、膜性肾病等病理类型进展较慢者。
少数未规范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发展为尿毒症。糖尿病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进展较快。合并高血压、高血糖、反复感染等危险因素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可能出现贫血、骨代谢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等尿毒症症状,此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压和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