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患者癫痫发作时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伤,并记录发作时间与表现。癫痫发作的现场处理主要有保持冷静、移除危险物品、保护头部、避免约束肢体、记录发作细节等方法。
发现癫痫发作时需保持镇定,避免惊慌喊叫。快速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尖锐物品、高温物体等潜在危险源,同时注意记录发作开始时间。过度刺激可能加重患者症状,需用平静语调与周围人沟通,为后续医疗救助提供准确信息。
迅速移开患者周围的桌椅、玻璃制品等硬物,解开过紧的衣领或腰带。若患者处于床上需防止坠落,地面发作则需垫软物保护。发作期间禁止强行喂水或塞入物品到口腔,牙齿断裂或窒息风险远大于舌咬伤概率。
用衣物或双手轻托患者头部避免撞击地面,但不可强行固定颈部。抽搐剧烈时可让患者侧卧,防止唾液或呕吐物阻塞气道。发作后头部下方可垫软枕,保持呼吸道开放体位直至完全清醒。
抽搐时不可按压或捆绑患者四肢,强行制动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或骨折。发作过程中肢体动作属于无意识行为,适当保护空间即可。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连续多次发作,需立即联系急救。
观察并记录抽搐起始部位、持续时间、意识状态及发作后行为,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发作类型至关重要。可用手机拍摄视频片段供医疗参考,但需确保拍摄不影响急救操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有无大小便失禁、瞳孔变化等细节。
癫痫发作结束后应陪伴患者至完全清醒,协助清理口腔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外伤。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建议患者及时复诊调整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或拉莫三嗪分散片。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闪光刺激、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备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