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用药误区主要有擅自停药、随意更换药物、剂量调整不当、忽视药物副作用、迷信偏方等。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规范用药是控制发作的关键。
部分患者在发作减少后自行停药,可能导致癫痫复发甚至出现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即使无发作也需维持治疗2-5年。突然停药会引起撤药综合征,表现为焦虑、震颤或发作加重。减药需在医生指导下缓慢进行,每3-6个月复查脑电图评估。
频繁更换不同机制的药物会影响治疗效果。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药物需4-8周才能达到稳定血药浓度。若因短期效果不明显换药,可能打乱治疗节奏。确需换药时应采用交叉滴定法,逐步减少原药同时增加新药剂量。
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是重要原则。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片等药物存在个体差异,过量可能引发嗜睡、共济失调,不足则无法控制发作。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
奥卡西平片可能引起低钠血症,托吡酯片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用药期间需监测体重、视力、精神状态等变化。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发生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
中药掺入西药成分或重金属可能加重肝肾负担。某些偏方宣称"根治癫痫"实则含有苯巴比妥等管制药品,不规范使用会导致耐药性。正规治疗应以苯妥英钠片等一线药物为基础,配合生酮饮食等科学疗法。
癫痫患者应建立用药日记记录发作情况和不良反应,避免饮酒、熬夜等诱发因素。家属需学习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定期随访时携带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供医生核查,包括保健品和中成药,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