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惊厥不属于癫痫,但反复发作可能增加癫痫风险。热惊厥是婴幼儿发热时出现的短暂抽搐,主要由体温骤升引发;癫痫则是脑部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
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通常与高热相关,表现为全身强直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短于15分钟,发作后意识可迅速恢复。这种抽搐由体温快速上升刺激未成熟大脑引起,属于良性过程,不会直接造成脑损伤。单纯性热惊厥患儿在体温控制后无需抗癫痫药物,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等措施预防复发。
若热惊厥出现以下特征需警惕癫痫可能:发作时体温低于38℃、单侧肢体抽搐、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或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这类复杂性热惊厥患儿可能存在潜在脑结构异常或遗传性癫痫倾向,需通过脑电图、头颅磁共振等检查评估。部分Dravet综合征等癫痫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热敏感型抽搐,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家长发现孩子热惊厥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搐时间和形式,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源。有热惊厥史的儿童发热期需密切监测体温,避免体温骤升。若一年内发作超过3次或符合复杂性热惊厥标准,建议神经科随访脑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