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首页 >  健康问答 >  妇产科  >  妇科  >  其它

什么是慢性盆腔疼痛?
病情描述:
我小腹疼痛一周,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盆腔疼痛,什么是慢性盆腔疼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慢性盆腔疼痛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的下腹部或盆腔区域疼痛,可能与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病变或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慢性盆腔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坠胀感或痉挛性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

    1、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是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期加重、性交痛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片联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2、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如间质性膀胱炎、慢性尿路感染或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能引起盆腔疼痛,常伴随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间质性膀胱炎可通过膀胱水扩张术缓解症状,慢性尿路感染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功能。

    3、消化系统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或炎症性肠病等消化系统病变可能表现为盆腔区域隐痛,多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或腹胀。肠易激综合征可选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慢性便秘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炎症性肠病需遵医嘱服用美沙拉秦肠溶片或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4、肌肉骨骼病变

    盆底肌痉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或腰椎退行性变可能引发牵涉性盆腔疼痛,疼痛特点为体位变化时加重。盆底肌痉挛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需采用局部热敷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紧张,腰椎病变建议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并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

    5、神经损伤

    腹盆腔手术后神经卡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导致顽固性疼痛,表现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神经卡压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传导,糖尿病神经病变需严格控制血糖并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或过度劳累,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饮食上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建议记录疼痛日记帮助医生判断诱因,疼痛急性发作时可尝试热敷或冥想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泌尿外科或疼痛科就诊完善盆腔超声、核磁共振或腹腔镜检查。

相关文章
女人更年期怎么调理
女人更年期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理,一般可服用中药方剂,如果是阴虚肝旺型,可服用女贞子、生地、山萸肉等中草药,若是脾肾两虚型,要以健脾补肾为主,同时可进行食疗,建议常做龙眼大枣粥等食物食用,另外,还要加强精神方面的调养。
女性更年期会出现哪些症状,如何调理?常吃这7种食物
更年期是指女性朋友由中年进入老年阶段的过渡期。女性若处于更年期,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以便使自己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非经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女性在月经期的时候会出血,这是很正常的,但有些人明明月经已经结束,但还是有出血的情况,这就是非经期出血。导致非经期出血的生理原因,包括避孕措施不当,排卵期出血以及接触性出血;病理原因包括功能性子宫出血和宫外孕。
排卵期出血的治疗及用药
女性在排卵期发生了出血这种情况,倘若并不是一直流血,只是偶尔出血,而且量不大,只有3天到7天,这种情况能够不用治疗;倘若出血的量非常大,而且出血非常太多,这种情况有可能属于病理性的理由,就需要及早治疗了。
排卵期出血是怀孕征兆吗
排卵期出血是正常生理现象,其发生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不是怀孕征兆,检测是否怀孕,可在月经推迟一周后通过早孕试纸或抽血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