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在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状态及术后复发监测时首选MRI检查。MRI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优势,主要适用于术前分期、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决策、复发灶鉴别诊断等场景。
术前分期是MRI的核心应用场景。T2加权成像能清晰显示肠壁各层结构,准确判断肿瘤是否突破肌层侵犯周围脂肪。高分辨率序列可识别1-2毫米的直肠系膜筋膜受累,对预测环周切缘阳性有重要价值。弥散加权成像能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敏感度超过常规CT扫描。对于低位直肠癌,MRI可测量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保肛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新辅助治疗后的再分期依赖MRI评估。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变化、纤维化程度、残留活性病灶范围等参数,可通过多参数MRI量化分析。动态增强扫描能区分治疗后纤维瘢痕与肿瘤残留,准确率显著高于内镜活检。对于疑似局部复发病例,MRI能鉴别术后改变与肿瘤组织,弥散受限区域往往提示复发灶。对于盆腔复杂解剖结构如骶前间隙、精囊腺等区域的评估,MRI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检查前需清洁肠道并配合呼吸训练以获得高质量图像。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综合评估病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避免久坐压迫会阴区。出现便血、里急后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