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扩散转移途径主要有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4种。
肺癌细胞可直接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常见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胸膜或胸壁。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导致胸腔积液,侵犯胸壁可能引起顽固性胸痛。这类转移通常通过CT或MRI检查发现,治疗需结合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
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肺门淋巴结,进而扩散至纵隔、锁骨上淋巴结。左侧肺癌可能转移至右锁骨上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分期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常需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癌细胞侵入血管后可随血流转移至远处器官,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脑、骨骼、肝脏和肾上腺。小细胞肺癌更易发生早期血行转移,典型表现为多发性转移灶。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血行转移。
肺癌细胞脱落后种植在胸膜腔或心包腔,形成弥漫性转移灶。恶性胸水是典型表现,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诊断需通过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治疗包括胸腔灌注化疗和胸膜固定术。
肺癌患者应定期进行全身检查监测转移情况,包括头颅MRI、骨扫描和腹部超声等。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暴露。根据体能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出现新发疼痛、持续咳嗽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