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乏力、发绀等表现。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症状轻重与病情进展程度相关。
呼吸困难是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发展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能与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常感到呼吸费力、气不够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心悸表现为自觉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前区不适感,可能与右心室负荷增加导致心律失常有关。患者可能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表现。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普罗帕酮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注意监测心率变化。
下肢水肿多出现在踝部,逐渐向上发展至小腿甚至大腿,按压后可见凹陷。这与右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有关。患者常伴有尿量减少、腹胀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同时限制钠盐摄入,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乏力表现为全身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可能与慢性缺氧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有关。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氧疗,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多索茶碱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肺功能,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支持。
发绀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常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发绀可能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有关,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治疗上需积极纠正缺氧,可遵医嘱使用长期家庭氧疗,配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茶碱缓释片等药物改善通气功能。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注意戒烟限酒,避免接触粉尘和刺激性气体,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心脏彩超,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