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手术后不能顺利排尿是正常现象,可能与麻醉影响、术后疼痛刺激或心理紧张等因素有关。
肛肠手术常采用椎管内麻醉或局部麻醉,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膀胱逼尿肌功能,导致排尿反射减弱。术后伤口疼痛可能引起尿道括约肌痉挛,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手术过程中对直肠的牵拉操作也可能间接影响膀胱神经功能,出现短暂性排尿困难。多数患者在术后6-8小时内可恢复自主排尿,期间可通过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等方式刺激排尿反射。
若超过12小时仍未排尿并伴有下腹胀痛,需考虑尿潴留可能。这种情况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既往有泌尿系统疾病史者,或术中大量输液导致膀胱过度充盈。部分患者因术后肛管填塞物压迫尿道,或硬膜外麻醉后出现马尾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此时需要导尿处理,避免膀胱过度膨胀造成肌源性损伤。高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发生顽固性尿潴留风险较高。
术后应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因疼痛抑制排尿需求。可尝试半坐位排尿减轻腹压,饮水量控制在每小时200毫升以内防止膀胱快速充盈。若出现发热、血尿或持续24小时无法排尿,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或神经损伤。多数排尿功能障碍在术后3天内逐渐缓解,无须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