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部位的皮肤敏感可通过保湿修复、避免刺激、药物治疗、光疗等方式缓解。皮肤敏感通常由屏障受损、接触性过敏、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等原因引起。
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建议选择无香料无酒精配方,避免加重敏感。生理性干燥引起的敏感可通过持续保湿改善。
治疗期间避免摩擦、高温水清洁及紫外线直射,暂停使用含酸类成分的护肤品。接触性刺激导致的敏感需排查过敏原并隔离。
局部涂抹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或氢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药膏。特应性皮炎引起的敏感需配合抗组胺药氯雷他定。
顽固性敏感可尝试窄谱紫外线B光疗,玫瑰痤疮相关敏感需采用脉冲染料激光。病理性敏感需先控制原发病,表现为红斑脱屑伴灼热感。
治疗期间穿着纯棉衣物,使用pH5.5温和洁面,避免辛辣食物及酒精摄入,建立皮肤耐受性记录册监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