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的CT片通常显示肺部弥漫性结节、网格影、肺气肿等特征性改变。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肺部疾病,主要分为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等类型,CT检查是诊断尘肺的重要手段。
尘肺患者的CT片上常见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直径多为1-3毫米,边缘清晰或模糊。这些结节多位于上肺野,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增多并累及全肺。矽肺患者的结节密度较高,煤工尘肺的结节密度相对较低。结节的形成与粉尘在肺泡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有关。
CT片上可见细线状或网状阴影,提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网格影多分布于中下肺野,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网格影可逐渐增粗并形成蜂窝肺。石棉肺患者的胸膜下弧线影和胸膜斑也是特征性表现。网格影的出现表明肺组织已发生不可逆的结构改变。
尘肺晚期CT常见肺气肿改变,表现为局部肺组织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稀疏。肺气肿可分为小叶中心型和全小叶型,多发生于上肺野。煤工尘肺患者更易合并肺气肿,这与粉尘导致终末细支气管阻塞有关。肺气肿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进展期尘肺CT可见边界不清的大片致密影,直径超过1厘米,称为进行性大块纤维化。这些病灶多位于上叶后段,可伴有钙化和空洞形成。大块纤维化是尘肺晚期的典型表现,提示肺组织已发生严重纤维瘢痕形成。
部分尘肺患者CT可见胸膜增厚、粘连或钙化,尤以石棉肺最为明显。胸膜斑多位于膈面和侧胸壁,呈局限性隆起。胸膜改变可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膜增厚超过5毫米或累及范围广泛时,需警惕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可能。
尘肺患者应严格避免继续接触粉尘,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影像学随访,出现咳嗽加重、咯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可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或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