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干咳嗽可能由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干咳通常表现为无痰或少量黏痰的持续性咳嗽,可能伴随咽喉瘙痒、胸骨后灼热感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干燥空气、粉尘、烟雾等环境因素可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干咳。这类咳嗽多呈阵发性,脱离刺激环境后症状减轻。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外出时佩戴口罩防护。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者应做好职业防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病毒性感冒、咽炎等感染可能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感染后持续干咳。可能与鼻后滴漏刺激咽喉有关,通常伴随鼻塞、咽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缓解气道痉挛,或氯雷他定片减轻过敏反应。感染控制后咳嗽多持续1-3周逐渐消退。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变异性哮喘可能以干咳为主要表现,夜间及晨起症状加重。可能与气道炎症、支气管收缩有关,肺功能检查可见异常。医生可能开具孟鲁司特钠片抑制炎症,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张支气管。需避免冷空气及过敏原接触。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可引起慢性干咳,平卧时症状明显,可能伴反酸、烧心。食管pH监测可确诊。治疗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有助于减少反流。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可能引起药物性干咳,发生率较高。通常在用药1周至数月后出现,停药后4周内缓解。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等替代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建议干咳持续超过3周者尽早就诊呼吸内科或耳鼻喉科,完善胸部影像学、肺功能等检查。日常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适量饮用蜂蜜水润喉,保持充足睡眠。注意记录咳嗽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合并咯血、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