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的表现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躯体不适等症状。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变化、慢性疾病、神经递质异常、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感到悲伤、无助或绝望。这种情绪状态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念头。情绪低落可能与大脑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有关。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疏导。
患者对以往喜爱的活动明显失去兴趣,不愿参与社交,甚至对家人也显得冷漠。这种表现常被误认为是正常衰老现象,实则可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兴趣减退可能与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相关。除药物治疗外,建议家属多陪伴老人参与适度的文娱活动,帮助重建生活乐趣。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见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过多等睡眠问题,部分患者凌晨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睡眠障碍可能与褪黑素分泌异常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助眠药物,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产生依赖性。
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能被误诊为痴呆。这种认知损害多与海马体萎缩和脑血流减少相关。除抗抑郁治疗外,可进行认知训练和脑力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如尼莫地平片。
许多老年抑郁症患者以头痛、背痛、胃肠不适、心慌等躯体症状为主诉,反复就医却查不出明确病因。这类躯体化症状可能与中枢疼痛调节系统功能紊乱有关。治疗上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进行抗抑郁治疗,可选用对躯体症状效果较好的文拉法辛缓释片等药物。
老年抑郁症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多参与社交活动。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家属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责备或忽视老人的情绪变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定期复诊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