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一般不会直接引发败血症,但在皮肤屏障严重受损且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可能增加败血症发生的风险。手足癣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水疱等症状。
手足癣通常局限于皮肤表层,真菌感染本身不会直接侵入血液导致败血症。但若患者因剧烈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或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血液循环。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更需警惕此类风险。
极少数情况下,严重的手足癣患者可能因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败血症。这类患者往往存在皮肤大面积糜烂、化脓,伴随持续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缺陷者属于高风险人群。
预防手足癣继发感染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若出现红肿热痛、渗液化脓等细菌感染征象,应尽早就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皮肤。日常应选择透气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