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7天以内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周期波动主要与精神压力、内分泌调节、体重变化、疾病因素有关。
情绪紧张或焦虑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月经推迟,可通过心理疏导和规律作息改善。
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因激素水平不稳定,可能出现周期延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必要时可检测性激素六项。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脂率过低会影响瘦素分泌,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BMI在18.5-23.9。
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月经推迟,通常伴随痤疮或多毛症状,需检查超声和甲功五项,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优思明、二甲双胍等药物。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持续推迟10天以上或伴随腹痛需就医排查妊娠及器质性疾病,日常避免过度节食和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