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主要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等疾病引起,症状按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进展。
1、前庭病变
内耳前庭器官异常导致空间定位障碍,表现为突发旋转感伴恶心呕吐,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改善症状。
2、耳石脱落
耳石颗粒脱离椭圆囊刺激半规管,头部位置变化时诱发短暂眩晕,手法复位是主要治疗方式。
3、淋巴液失衡
内淋巴液代谢异常引发膜迷路积水,伴随耳鸣及波动性听力下降,可服用利尿剂减轻内耳压力。
4、血管因素
内听动脉痉挛导致前庭器官缺血,常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关,需控制基础疾病并改善微循环。
发作期避免突然转头或体位变化,保证充足睡眠,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少眩晕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