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可通过控制颅内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脑水肿通常由颅脑损伤、脑卒中、颅内感染、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抬高床头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使用低渗溶液。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警惕脑疝发生。
甘露醇通过渗透性脱水降低颅内压,呋塞米可协同利尿,人血白蛋白能维持胶体渗透压。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警惕反跳性颅高压。
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药物难治性颅高压,脑室引流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和全身状况,术后注意感染预防。
细菌性脑膜炎需足量抗生素,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血管再通,肿瘤相关水肿需联合放化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特异性干预措施。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康复期可进行认知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