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多数情况下由肺结核继发感染引起。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结核分枝杆菌随飞沫进入空气,他人吸入后可能经血液播散至肾脏。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接触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病原体可经肠道吸收后感染肾脏。建议煮沸牛奶,患者需联合使用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
长期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可能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感染。医护人员应做好防护,患者需规范使用利福喷丁、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控制病情。
妊娠期患活动性结核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结核方案,如乙胺丁醇联合异烟肼。
确诊肾结核后应全程规范用药,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