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间不建议饮用牛奶。牛奶可能加重腹泻腹胀症状,主要与乳糖不耐受、高脂刺激、蛋白消化负担、炎症期肠黏膜损伤等因素相关。
急性期肠道乳糖酶活性下降,未消化的乳糖会加剧渗透性腹泻。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或酸奶,药物可选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口服补液盐。
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建议选择脱脂奶或米汤等低脂流食,必要时服用消旋卡多曲、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
酪蛋白在炎症肠道中难以完全分解,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症状缓解后可尝试少量舒化奶,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急性炎症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牛奶蛋白易引发免疫反应。恢复期需逐步添加乳制品,严重者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谷氨酰胺颗粒修复黏膜。
症状缓解后应从低脂低乳糖奶制品开始尝试,每次摄入量不超过100毫升,同时观察排便反应,持续腹泻需及时复查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