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种类有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注射性过敏原等。
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等药物。
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诱发荨麻疹或消化道症状,需避免接触过敏食物,急性发作时可使用肾上腺素笔、泼尼松、苯海拉明。
镍金属、化妆品、乳胶等直接接触皮肤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依巴斯汀、局部冷敷处理。
青霉素、蜂毒等通过注射途径引发速发型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并备有肾上腺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等急救药物。
建议过敏体质人群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已知过敏物质,家中常备抗组胺药物,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