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孔被挖大可通过局部护理、避免刺激、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改善。该情况通常由频繁挖鼻、外伤感染、鼻部结构异常、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保持湿润减少结痂,避免因干燥引发反复挖鼻动作。可配合使用凡士林或无刺激润肤霜涂抹鼻前庭。
戒除挖鼻习惯,修剪指甲长度。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纠正行为,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减少手部接触鼻腔频率。
继发感染时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有关,表现为红肿渗液。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先天性鼻翼发育不良或外伤性缺损导致的结构问题,需通过鼻翼缩小术、自体软骨移植术等整形手术矫正。瘢痕增生者可能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过敏体质者需控制过敏性鼻炎发作。若鼻孔形态改变伴随呼吸困难或反复出血,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