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潜在恶性的肿瘤,多数为低度恶性,少数可能发展为癌症。其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主要与肿瘤大小、核分裂象、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具有潜在恶性倾向,部分病例可能长期保持良性状态。
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核分裂象超过5个/50HPF或发生于小肠时,恶性概率显著增加。
确诊需依赖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测,CD117、DOG1等标志物阳性是重要诊断依据。
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对中高危患者需配合靶向药物治疗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等。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发现腹部包块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术后需遵医嘱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