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前突需进行肛门指诊、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盆底肌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及严重程度后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通过手指触诊评估直肠前壁薄弱程度及盆底肌功能,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直肠黏膜松弛或肌肉损伤。
通过X线动态观察排便过程,能准确测量直肠前突深度和范围,同时可发现伴随的直肠黏膜脱垂或肠疝。
服用标记物后拍摄腹部平片,评估结肠蠕动功能,鉴别是否合并慢传输型便秘等动力障碍性疾病。
检测盆底肌肉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肌源性损伤或神经支配异常,为选择生物反馈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前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检查时肠道内容物干扰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结合饮食调整或盆底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