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瘙痒、肿胀及异物感,病情发展可分为早期轻微不适、进展期血栓形成和终末期慢性脱垂三个阶段。
肛门边缘出现柔软肿块,排便时可能有轻微疼痛或瘙痒,通常由久坐、便秘等生活习惯引起,可通过温水坐浴和增加膳食纤维改善。
血栓性外痔表现为突发剧痛和紫硬结节,可能与用力排便或妊娠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痔疮栓或复方角菜酸酯乳膏。
长期脱垂的痔核导致肛门潮湿和皮肤刺激,常伴随肛周湿疹,需手术切除治疗,传统外剥内扎术与痔动脉结扎术是常见术式。
部分患者可见便后纸巾带血或黏液渗出,可能与静脉回流障碍有关,需排除肛裂等疾病,肛门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