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干预。
多囊肾等遗传性肾病与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双侧肾脏囊肿增大,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治疗药物包括托伐普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
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及吸烟酗酒会加重肾脏负担,建议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戒烟限酒并保持规律作息。
可能与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常用药物有缬沙坦、胰岛素、他克莫司等。
可能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肾功能下降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调节药物。
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定期检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