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使用退烧针可能引发局部感染、过敏反应、肌肉损伤及代谢紊乱等风险,退烧针通常用于高热紧急处理,但非首选治疗方式。
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处理,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
部分儿童对退烧针成分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家长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
反复注射可能造成臀部肌肉纤维化或萎缩,影响运动功能,家长需避免频繁使用退烧针,可配合物理降温替代,严重时需康复治疗。
退烧针可能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出汗过多,引发脱水或电解质失衡,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纠正。
儿童发热建议优先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口服退烧药,避免滥用注射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