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稀便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母乳喂养、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母乳中低聚糖成分具有轻泻作用,导致大便呈糊状或稀水样,每日排便可达数次,无须特殊处理,按需哺乳即可。
新生儿消化系统功能未完善,肠道蠕动快且吸收能力弱,可能出现大便稀薄伴奶瓣,通常2-3个月后逐渐改善。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能导致水样便、腹胀,可尝试无乳糖配方奶粉过渡,或遵医嘱使用乳糖酶制剂如康丽赋、儿歌乳糖酶。
轮状病毒等感染会引起蛋花汤样便伴发热,需就医进行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
家长需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变化,保持臀部清洁干燥,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