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房间隔缺损4毫米多数无须立即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药物干预、手术修补、介入封堵。
小型缺损有较高概率在2岁前自然闭合,建议每3-6个月通过心脏超声监测缺损变化,观察有无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出现心力衰竭时可使用地高辛、呋塞米、卡托普利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可能与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有关,常表现为喂养困难或呼吸急促。
缺损持续存在且伴随重度肺动脉高压时,需在全麻下行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可能与肺血管重构有关,通常出现生长发育迟滞症状。
3岁以上仍未闭合的缺损可考虑经导管封堵术,使用镍钛合金封堵器阻断异常分流,需评估边缘残端是否足够支撑装置放置。
母乳喂养期间注意观察婴儿吸吮耐力,避免过度哭闹增加心脏负担,定期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